一直以来,亚马逊都是出海公司们绕不开的话题,从财报的公布也可以看出,持续高通胀叠加疫情为全球消费带来的冲击,以及在疫情期间大规模扩张为留下的弊端,也持续影响到了亚马逊本年度的财报。
疫情大规模扩张
2020年3月初,美国和欧洲相继进入了全民隔离状态,失业率上升,医疗系统瘫痪,经济崩溃,各类各样的问题开始出现,在这个背景下,能为人们运送食物、物资和娱乐产品的亚马逊开始加速扩张,紧急招募了十万名新员工,其股市价格跃升至数千亿美元。
跨境电商赛道浮出水面
一场新冠疫情彻底改变了全球供应链的格局,随着3月国内的快速复工复产,全球的线上零售供应也集中在了国内,因此,跨境电商这个赛道浮出水面,并且以其叹为观止的暴利水平迅速打响了第一枪。
亚马逊封号潮使得卖家愈加谨慎
与之相对应的是,在亚马逊平台上卖货,本质上是基于商家List排位的算法推荐。排名越靠前,获得的流量倾斜也就越多,也正因为如此,为了卡住细分品类的靠前排名,卖家无所不用其极。
2021年四月,亚马逊封号潮爆发,大量的跨境电商店铺因为违规操作被查封,大量囤货的卖家们损失惨重,下半年的海运价格暴涨、流量成本翻倍、监管政策再度收紧,出海市场仅仅昙花一现后,就快速陷入了沉寂。
亚马逊消费需求的下降以及流量的缺失,的确给了其余新兴市场的发力机会,卖家们经历了封号带来的阵痛,也开始均摊风险,不将货物放在同一个篮子里。
国内跨境电商发展
国内最早一批的中国跨境平台来源于中国外贸行业的迅速发展。
1999年
阿里巴巴建立起第一个B2B网站:1688.com,也就是如今的阿里巴巴国际站,帮助外贸厂商与海外采购商对接。
2014年
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将“出海”列为重要战略任务,并在2015年推出跨境B2C平台。
2015年
老牌电商唯品会在2015年投资东南亚团购电商Ensogo,并与其深度合作。
2021年
阿里巴巴成立B2C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,模式与“淘宝”类似,拓展的市场包括俄罗斯、西班牙、法国、巴西、波兰乃至拉丁美洲。
老牌电商出海遇到难题
2016年 阿里巴巴投资10亿美元控股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,2017年由于团队对接矛盾,Lazada工作一度陷入停顿,而此时东南亚电商Shopee却通过大规模买流量的方式占据东南亚市场。
后续,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领域主要围绕“平台”进行投资布局,收购了土耳其电商平台,南亚电商平台,并投资了印尼及印度当地的电商平台,以及北美洲电商等。
随着菜鸟网络在跨境物流仓储方便的大规模布局,至此阿里巴巴的整体业务才相继铺开。
但京东和唯品会都因为人事调整及战略方向出海失败,甚至唯品会的电商项目从创建至关停只半年不到。
新兴市场逐渐发力,独立站模式快速爆发
就在三家老牌电商各自出海遇到难题之时,新的中国创业公司逐渐发力,快速起飞。
在2015年后,国内的跨境电商格局开始发生变化,变化分为两个趋势,一个是以SHEIN为代表的“独立站”模式快速爆发,吸引大批中国企业入场,另一个则是随着直播带货在中国的兴起和成熟,阿里巴巴、字节跳动和快手把这种模式带到了海外。
独立站模式区别于“第三方平台”,它指的是商家自己建立品牌官网来直接面对消费者,由于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者习惯于在PC端进行购物,因此这种模式在海外非常流行。
SHEIN作为估值千亿美元的快时尚独立站SHEIN,是跨境独立战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玩家,在2020年,SHEIN的年营收达到了100亿美元,2021年营收160亿美元,据调研报告显示,SHEIN2021年的全球用户超4370万,这不仅吸引了头部资本入局,也带动了一大批中国玩家投身跨境独立站。
大批中国玩家投身跨境独立站
我们看到,阿里巴巴、唯品会、拼多多、字节跳动都在布局独立站,唯品会在2019年就推出了出海女装品牌独立站,阿里巴巴在2021年也推出了快时尚女装独立站。
今年9月,拼多多成立跨境电商独立站进军美国市场,定位低价全品类。
与阿里巴巴、唯品会、拼多多面向C端不同,京东布局的是B2B交易和服务平台,命名“京东全球贸”,并于2022年6月18日正式开放运营,重点布局北美及东南亚市场。
这片海域之下
依然拥有着无数的可能性
而无论是老牌电商还是新兴企业,在出海的过程中都并非一帆风顺,随着政策和环境的变化,电商的业态也始终复杂,因此在品牌出海这条路上,企业需要具备前瞻性,依靠自身摸索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资金,并且还会面临到更多更复杂的难题。
此外,不同地区政策差异、地缘政治、国际物流价格升高等因素,也是跨境电商企业当下面临的风险。
海外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,其实是一片十分广阔的蓝海,中国企业的供应链基础十分扎实,企业和品牌都有着非常强的出海需求,加上亚马逊封号事件让电商卖家开始寻求新渠道,新赛道,不断适应海外的变化,因此此刻我们站在这里,回顾跨境电商的过去与未来,仍然会发现,这片海域之下,依旧拥有着无数的可能性。